【第一工程機械網 現場報道】2019年4月2日,“2019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及下屬分支機構、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相關行業協會以及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施工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的200余位嘉賓出席本次年度盛會。
本次活動的重磅環節“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聚各方資源和思維,圍繞“工程機械智能互聯及環保”,結合理論和行業實踐,做出深刻而理性的探討,以期為行業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來自詩道芬咨詢智能制造中心總經理葛睿寧為我們分享了“智能工廠和工業 4.0”
來自詩道芬咨詢智能制造中心總經理葛睿寧為我們分享了“智能工廠和工業 4.0”,以下是他的講話摘要:
今天,我下來談談我們對智能工廠的理解,我們一般是怎么樣幫助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工廠的。
智能工廠不等于無人工廠 人的因素依然重要
首先我的同事已經介紹了很多精益的理念,我們也覺得大家講到數字化、智能化,但是經常會忘記的是流程本身的優化。我們堅信:實現智能工廠,流程本身的優化一定是第一步,流程本身沒有優化,不管用機器人或者是數字化系統,流程一定是包含很多浪費的。
很多人把智能工廠誤解為全自動化工廠,經常聽到一些詞“黑燈工廠、無人工廠”,大家去過汽車奔馳和寶馬工廠,里面可以看到前端的確是高自動化,因為標準化是非常高的,做出來的產品車身本身就是很標準化。但是,到了總裝線會發現大部分還是人力在做裝配,包括到今天,現在有很多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方法怎么樣簡化人的工作、怎么樣幫助人去更好的完成他們的工作。
近幾年從我們的角度,我們做過很多項目,我們不認為很快會在所有行業里面實現黑燈全無人化的工廠,所以人的因素依然很重要。盡管如此,自動化依然是很重要的因素,工業4.0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前三次工業革命中,第三次是以自動化為代表的,這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也是工業4.0下一步革命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不一定是它的核心。工業4.0的核心在于互聯化,互聯化可以通過自動化,包括數字化來實現,互聯化是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人與系統的互聯,包括如何可以更好的掌握和隨時、實時的訪問他所需要的信息。
工業4.0和智能工廠不局限于某一個技術
網絡流程方面的設計,有很多系統可以做模擬化,也可以在現實中實現流程之前已經做了很多模擬,跑了流程發現很多以前沒發現的問題。工業4.0和智能工廠沒有具體某一個技術,5G也不是智能制造,機器人也不是只是、RFID也不是,而是用所有的這些現在已有的技術實現互聯,核心在于互聯,重要的基礎是前面已經談到的流程本身的優勢,這里面精益理念一樣是非常重要的。
人在智能工廠的運營和持續改善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做改善相信智能工廠規劃項目很大一部分重點往往放在人的發展上,怎么樣讓人能夠經營這么一份工程,而且做完新工程規劃。持續改善,才能一直走在行業的前端。很多企業想做智能工廠有幾個理由,提高質量、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聽到了一些節能方面的嘗試,很多企業看到智能制造想實現的目的是大規模定制,從做一個標準化產品,能做批次越來越小的用模塊化的理念做出客戶想要的模擬化的產品,以很短的時間做出來,而且成本不能超過一個標準化的大規模生產的產品,要不然這個市場接受能力也會不行。

智能工廠
如何幫助客戶實現智能工廠
很多工廠相信已經有自己的團隊專門研究智能制造,有很多想法已經提出了,我們發現不知道到底從哪里開始比較好,我可以做的事情前后有什么樣的關系,帶來的價值是多高,如果要實現它前面需要哪些準備呢?我們就到現場跟他們一起分析都有哪些改善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判斷它的價值會是多大,需要的投入是多少,公司目前的狀態是怎樣的、戰略是怎樣的,做實現的路線圖,這樣可以比較有目標的實現智能工廠。
參考案例,在國內做的比較有名的案例是海爾,這個項目是在沈陽一個冰箱工廠里面,海爾在國內做的第一個智能互聯工廠,當時取得的效果也很明顯,一部分是因為數字化、自動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流程本身的優化,因為之前他們做的精益也比較少。
我們幫這樣的企業來做智能和工業4.0的戰略,他們的高層來分析現在大家也談到工業4.0,對你們而言有哪些機會、哪些風險在里面,一起來探討現在面臨的工業4.0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下一步該怎么辦。
我們短時間內和高層一起來確立數字化和自動化在你們工廠該如何實現,智能工廠潛在機會的診斷和建議,如果想做智能制造的升級該怎么做呢?有哪些具體的項目可以考慮,對它進行描述和評價,前面談的矩陣里面做類似于的排行,哪個應該先做、為什么和它們間的關系。以提供更好、更合理、更定制化的方案。
謝謝大家的聆聽!